2015年红星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16-03-17 来源:红星区
本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以及其他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相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区人民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实际编制而成。报告全文由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办理情况,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与附表等七个部分组成。报告中的数据统计时限自201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本年报电子版在红星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ychxq.gov.cn)政务公开专栏上公布。
一、概述
2015年,我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在区委、区政府和上级机关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始终坚持以公开透明为基本原则,以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为目标,深入贯彻落实《条例》,按照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及365提款_365bet官方_365直播网网络电视台下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任务部署要求,持续规范和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不断扩大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提高公开质量,更加有效地服务和推进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
(一)持续推进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不断深化公开内容
1.推进行政权力运行信息公开。一是依托政府门户网站,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和网上政务公开。把政府门户网站列为公开政府信息的重要途径,开设了政务信息、政务公开等专栏,内容涵盖法规规章、政府文件、办事指南等政务信息资源。二是建立红星区行政服务中心。目前中心共有100余个审批事项进入,涉及10余个部门。中心自运行以来,累计受理各类审批事项3269项,办结3269项,办结率100%,满意率为100%。极大地提高了审批速度。三是注重有效发挥区电视台等媒体的作用,及时报道我区厂办大集体申报、搭建网络就诊医疗平台、改进医院核销模式、苗木产业发展方案、种植返魂草指导意见等上级政策和区级决策,让不同层次的群众通过不同渠道获取信息。
2.推进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公开。一是大力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按照国家、省、市统一部署要求,开展主题为“尚德守法、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法治化水平”宣传周活动,抓住与群众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社会普遍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广泛进行食品安全科普宣传,进一步畅通社会监督与消费维权渠道,激发和释放全社会参与食品安全治理的巨大潜能,形成良性互动,共享治理成果。二是认真贯彻国家食品安全法。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作用,特别在中秋、国庆等重大节庆期间,广泛宣传《食品安全法》的主要内容,重点包括食品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实施科学严格监管、强化地方政府属地管理责任、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严惩重处违法犯罪行为等,切实增强群众的食品安全法律意识、监督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逐步营造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监督的社会氛围。
(二)持继推进政策解读回应,不断传递社会正能量
1.做好新制定的法律法规、重要政策和文件的解读。拓展政府网站互动功能,解读政策信息,加强与民众的交流,回应社会关切,促进公众全面准确理解专业性强的政策。此外,各级各部门对于事关民生的重要政策,都能够常态化通过网站、新闻媒体、微博、微信等形式进行及时发布和解读。
2.健全政务舆情收集研判处置和回应机制。充分运用各类媒体,密切跟踪热点舆情动态,及时主动发现舆情信息并积极应对,并通过区政府网站和新闻播报等形式公开相关信息,发布事实真相,传递社会正能量;通过政务微博、微信服务平台快速掌握舆情,利用政务微博、微信语言简洁传播速度快的特点,积极与网民互动,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正面引导舆论。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数量。截至2015年12月31日,我区政府主动公开政府信息387条。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形式。目前,红星区政府门户网站、政府公报、政务微信平台、新闻媒体等是我区政府信息公开的主要平台。
1.红星区政府门户网站。2015年,我区通过政府门户网站主动公开政府信息231条。主要包括人事任免、政府文件、医疗卫生、社会保险、食品药品安全等多方面信息。
2.政府公报。2015年,通过区政府政务公开专栏的区政府公开年报栏目,公开2009-2014年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6篇,公布辖区内的重要政府信息。
3.政务微信平台。由于我区政务微信平台开通较晚,2015年累计公开政府信息9条。
4.其他形式。2015年,全区共通过红星新闻播报政府信息141条,很好的发挥了新闻媒体在政务信息公开方面的作用。
三、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办理情况
(一)受理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2015年,共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11件。当面申请3件,占27%,传真形式申请2件,占18%;网络申请1件,占9%;以信函形式申请5件,占46%。
(二)对申请的办理情况。2015年,我区受理11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本年度已答复11件。11件申请都属于已主动公开的范围。
(三)“不予公开”的政府信息情况。“不予公开”的政府信息申请内容主要涉及各单位尚未最后形成结果的信息。“不予公开”的主要原因有:属于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属于正在内部研究、讨论或审议过程中的信息等,据统计,我区没有“不予公开”的政府信息。
四、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
我区政府信息公开机构根据《条例》要求并结合本单位实际,从《条例》实施以来,对依申请提供政府信息暂未收取检索、复印、邮寄等费用。
五、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2015年度我区政府没有因信息公开被申请行政复议、被提起行政诉讼和接受行政申诉、举报的情况发生。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主要问题
1.公开执行还不够到位。个别单位在执行上还不够到位,仅满足于公开正式发文(对外)及日常工作动态,一些应当公开的信息,如数据、图表等资料依然“束之高阁”,没有起到服务发展、服务社会、服务百姓的作用。
2.公开形式还不够便民。主要体现在网站现有的信息公开目录大多是基于《条例》要求主动公开的信息范围设置的,过于官方和专业,不够接地气、达民意,没有充分考虑群众普遍的需求和习惯,也尚未建立人性化的查询导航。
(二)改进措施
1.进一步强化业务培训和情况通报。通过举办讲座、组织培训等方式,增进各级各单位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了解,提升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水平。建立情况通报机制,及时通报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问题,督促各级各单位增强政府信息公开意识,认真落实相关责任,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健康有序发展。
2.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宣传。通过电视、报纸、网络、微博、微信等形式加强宣传引导,提高社会公众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知晓度,特别要引导公众正确行使权利,避免群众将投诉、咨询与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混淆,提升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实效。
七、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与附表
(一)无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二)附表。
红星区政府信息公开情况统计表
( 2015 年度)
填报单位(盖章):365提款_365bet官方_365直播网网络电视台下载红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统 计 指 标
单位
统计数
一、主动公开情况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数
(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相同信息计1条)
条
387
其中:主动公开规范性文件数
条
0
制发规范性文件总数
件
0
(二)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1.政府公报公开政府信息数
条
6
2.政府网站公开政府信息数
条
231
3.政务微博公开政府信息数
条
0
4.政务微信公开政府信息数
条
9
5.其他方式公开政府信息数
条
141
二、回应解读情况
(一)回应公众关注热点或重大舆情数
(不同方式回应同一热点或舆情计1次)
次
1
(二)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回应解读的情况
1.参加或举办新闻发布会总次数
次
0
其中: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新闻发布会次数
次
0
2.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次数
次
0
其中: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次数
次
0
3.政策解读稿件发布数
篇
2
4.微博微信回应事件数
次
2
5.其他方式回应事件数
次
1
三、依申请公开情况
(一)收到申请数
件
11
1.当面申请数
件
3
2.传真申请数
件
2
3.网络申请数
件
1
4.信函申请数
件
5
(二)申请办结数
件
11
1.按时办结数
件
11
2.延期办结数
件
0
(三)申请答复数
件
11
1.属于已主动公开范围数
件
11
2.同意公开答复数
件
0
3.同意部分公开答复数
件
0
4.不同意公开答复数
件
0
其中:涉及国家秘密
件
0
涉及商业秘密
件
0
涉及个人隐私
件
0
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
会稳定
件
0
不是《条例》所指政府信息
件
0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件
0
5.不属于本行政机关公开数
件
0
6.申请信息不存在数
件
0
7.告知作出更改补充数
件
0
8.告知通过其他途径办理数
件
0
四、行政复议数量
件
0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数
件
0
(二)被依法纠错数
件
0
(三)其他情形数
件
0
五、行政诉讼数量
件
0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或者驳回原告诉讼请求数
件
0
(二)被依法纠错数
件
0
(三)其他情形数
件
0
六、举报投诉数量
件
0
七、依申请公开信息收取的费用
万元
0
八、机构建设和保障经费情况
(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专门机构数
个
1
(二)设置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数
个
1
(三)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数
人
8
1.专业人员数(不包括政府公报及政府网站工作人员数)
人
5
2.兼职人员数
人
3
(四)政府信息公开专项经费(不包括用于政府公报编辑管
理及政府网站建设维护等方面的经费)
万元
0
九、政府信息公开会议和培训情况
(一)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会议或专题会议数
次
2
(二)举办各类培训班数
次
2
(三)接受培训人员数
人次
8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