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就业创业】
铁力市积极推广以工代赈方式 助力农民就近务工增收 近年来,铁力市积极主动作为,鼓励农民工、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实现就近就业增收,促进低收入人群生活改善和经济社会发展。一是加强政策支持保障。以“稳脱贫、防返贫、防新贫、稳增收”为重点,对有劳动力未外出务工的家庭实行生产奖补,鼓励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相结合;对有劳动力且有外出务工意愿的家庭实行转移就业和就近就业相结合;对没有发展能力和无劳动力家庭实行产业带动收益和社会综合保障帮扶相结合,促进帮扶户持续稳定增收。铁力市现有“涉农项目”21个,计划带动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79人,计划发放工资221万元。二是加大创业扶持力度。打造了51575平方米的创业再就业基地,共设摊位580个。目前已吸引300余名业主户入驻,为鼓励就业困难人员入驻市场自主创业再就业打造了良好的创业平台。三是积极推进技能培训。始终坚持把加强技能培训作为解决农民工就业创业的重要抓手,通过举办各类实用农业技术培训班,加强农民工、脱贫劳动力对农机使用维护、养殖饲料配置、农作物“三减”技术等农机、畜牧、种植技术的学习应用,进一步提升产业效益,推动更多农村劳动力参与乡村建设、共享发展成果。
嘉荫县多点发力推动农民工创业就业工作稳步开展 嘉荫县始终把劳动力转移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缓解就业压力、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新举措来抓,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一是拓宽就业渠道。先后组织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月”等线上招聘活动10余场,免费为有用工需求的企业发布招聘信息。通过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累计提供就业岗位800余个,促进就业供需对接,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和就业氛围。指导各乡(镇)按照”谁开发、谁负责、谁用人、谁管理”的原则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截至8月底,全县共开发公益性岗位109个。二是持续开展参保扩面行动。为帮助特困行业纾困解难,进一步吸纳农民工就业,切实引导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零裁员、少裁员,嘉荫县延续执行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和稳岗返还政策,累计为252户参保单位阶段性降费24.25万元,为20户符合“免申即享”稳岗返还条件的企业发放稳岗补贴25.44万元,稳定岗位540个。三是实施根治欠薪攻坚行动。始终坚持以疏通维权通道与接受举报投诉相结合、专项行动与查办案件相结合、监督检查与依法查处相结合等方式,及时查处各类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截至8月底,累计受理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8件,结案率100%,为37名农民工追讨工资51万元;收缴43个在建工地农民工工资保障金260万元;指导用人单位依法依规签订劳动合同,保障各类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共计签订劳动合同3000份,涉及职工1500人,有效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和谐稳定。
丰林县“双依托”助力农民工“守家在地”创业就业 近年来,丰林县在村委会、集贸市场等人员密集地向广大农民群众人员发放宣传资料,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宣传农民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和先进典型,依托当地龙头企业和林下经济优势,深入开展“让农民工留在家乡创业就业”工作。截至8月底,丰林县农民转移就业省内就近就业120人,其中县内就近就业25人,省内95人,返乡留乡农民已全部实现就业。一是依托林下经济拓展农户致富增收渠道,为其提供技术、信息、销售等支持。2022年发展栽培蓝靛果农户10户,栽培面积14.7亩,产值约3万元;发展山葱种植户到9户,种植面积25.3亩山,产值约2.4万元;发展黑木耳养殖户3户,生产木耳菌袋23万袋,带动就业50余人,利润约25万元。二是依托当地企业让农民工“守家在地”就业。丰林县深入村户,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分门别类建立基础台帐,掌握培训需求,拟就业情况和创业意向,并深入各类用工单位,全面了解全县用工作息,结合台账信息,将用工信息传送到村,并及时与村劳转联络员互通。截至8月底,丰林县当地企业解决农民工务工11人。
南岔县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农民工创业就业工作 近年来,南岔县紧紧围绕就业创业各项政策,多措并举,通过多渠道精准落实推进。一是举办技能培训班。为切实帮助全县返乡农民工提高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拓宽就业渠道,南岔县近几年积极举办农民工技能培训班,帮助农民工、困难职工提技能、稳就业。今年,预计9月份再次开展举办培训班,争取对80人以上的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二是开展线上招聘。2022年,南岔县积极求索,与多家用人单位沟通,为农民工谋求就业岗位。截至8月底,已与43家用人单位取得联系,并通过线上开展农民劳动力招聘活动的方式,为农民工创造岗位233个。现场职业介绍达1156人次,已为209位农民工成功谋求岗位。三是加大宣传力度。为进一步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南岔县通过公众号、宣传标语、广告词等多元化形式对创业担保贷款及农民工创业贷款政策等多项举措进行宣传,并为农民工群体搭建了就业创业平台,致力于农民工群体全部实现再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