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提款_365bet官方_365直播网网络电视台下载生态市建设规划(简要)
发布日期:2008-01-23 来源: 管理员
365提款_365bet官方_365直播网网络电视台下载生态市建设规划(简要)
《365提款_365bet官方_365直播网网络电视台下载生态市建设规划》经2002年12月市政府常务专题会议讨论通过,2003年3月通过了省生态办组织专家评审并批复,2003年6月,经365提款_365bet官方_365直播网网络电视台下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届三次会议讨论通过并颁布实施。
总任务:通过实施科教兴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森林资源的全面恢复,建立现代化规模化生态林业生产基地,发展森林生态经济和综合经济,建立低耗、清洁、高效,具有地域特色的可持续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从全市生态环境现状出发,重点实施“天保”工程、生态恢复和环境整治工程,控制环境污染,加快自然资源的更新和生态环境功能的恢复,达到资源、生态、经济的协调发展和良性循环;调整产业结构,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不断提高综合经济竞争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提高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信息、管理和决策水平;加强森林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提高城市化水平,开展和强化科技教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建设生态社区,增强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达到经济发达、社会文明、生态安全、生活殷实,总体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水平居全省前列,步入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轨道。
三个阶段:全市生态市建设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2001~2005年为起步阶段,第二阶段2006~2013年为推进阶段,第三阶段2014~2018年为完善、巩固阶段。
第一阶段:起步阶段(2001~2005年)
目标:全市天然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森林生态环境功能明显提高,以矿山复垦和水土流失治理为重点的生态治理和恢复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趋势基本得到控制;经济结构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为形成以清洁生产和林产经济为主体的生态经济框架打下良好基础;科学教育普及和绿色社区建设深入人心,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和自觉参与程度明显提高;建立生态市建设的常设组织机构和有效运行机制,初步建立生态市建设科技支持体系。
主要任务:以全面认真实施“天保”工程为重点,加强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及其它生态脆弱区的生态保护;加强生态敏感区,汤旺河、呼兰河流域,城市(镇)及矿区的生态恢复和建设;对矿区生态破坏和水土流失严重区域实施有效的综合整治措施,控制生态破坏趋势,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促进资源更新和生态环境良性发展。
——优化产业结构。淘汰压缩技术落后、能耗高、污染重、资源浪费、效益差、国家明令禁止的工艺或企业,加快四大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和森工多种经营,积极扶持和开发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无或少污染的清洁生产项目,限制使用并逐步替代对环境产生公害的产品。
——控制工业污染,强化城市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实现蓝天、碧水、绿地、净土工程;重点进行城市污水处理、集中供热、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城市噪声和汽车尾气治理、饮用水源地保护、森林生态城市和景观生态建设。
——建立林农、林药、林菌、林果、林牛等复合森林经营模式,加快有机、绿色、无公害食品基地建设和开发步伐,加强绿色食品生产过程的质量监督和管理;推广清洁生产工艺、生产绿色产品、执行环境标志、加快生态旅游的发展;以信息产业和高新技术带动传统产业的升级,引进和吸收现代技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生态产业基础框架的形成。
——加强自然保护区基础建设,提高管护能力,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增加自然保护区的数量和面积。
——加强生态示范区(县)建设,建设一批国家、省、市级生态示范县、乡镇和矿区生态治理示范工程。
——加大科技与资金投入,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加快建立生态市建设的有效运行机制,科技支持体系和资金支持体系,强化生态文化及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境意识。
第二阶段:推进建设阶段(2006~2015年)
主要任务:全面进行生态建设、保护和恢复,以“天保”工程为重点,全面实施“水保”和小流域综合治理、湿地和生物多样性恢复、林区生态恢复和治理、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工程,建成一批生态示范区(县)、乡(镇)和生态旅游娱乐区,加强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增加自然保护区面积、数量和种类,提高其管护能力,使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有明显改善。
——重点培育和支持木材精深加工、北药、绿色食品、旅游四大优势特色产业,使其成为全市生态经济的重要基础。搞好绿色食品基地建设,环境质量认证与规范管理;搞好清洁生产、绿色产品生产、环境标志的使用,ISO14000认证得到推广和进一步发展;开发我市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景观旅游业;林区特产经济、特色农业经济形成规模;建设一批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形成林木精深加工、清洁综合工业、绿色食品、北药开发等产品产业化基地,生态经济体系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城市污水处理厂、上下水管网、园林绿地等城市基础建设走向完善;水、气、声环境质量基本符合生态市环境质量标准,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以“四区联片”的全市中心区为核心,辐射各地的现代化生态城镇群基本形成。
——应用现代技术,建立和完善信息、管理、决策系统,提高生态建设、社会经济发展和宏观科学决策水平,建设生态市信息网络的管理和决策系统。
——加强环境科研和生态文化教育,大幅度提高全民环境意识。
第三阶段:完善建设阶段(2016~2018年)
目标:全面完成生态市建设的各项任务和目标,形成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为支撑,以生态产业为主体的高效、稳定的生态和森林生态经济体系;生态城市(镇)建设和城镇化水平得到较快的发展和提高,全市经济及产业结构合理,各项指标达到国家、省规定的生态市标准;基本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成为经济发达、社会文明、环境优美的城市。
主要任务:
——巩固和完善前十五年的各项建设成果,促进林区人工生态与自然生态,城市生态与乡镇生态的有机结合,形成以森林生态经济为主体不同类型的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加速生态产业化进程,从信息科学、高新技术、现代管理和决策等诸方面增强生态产业的实力和效益,完善和培育生态产业和市场,增强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实力。
——进一步加强中心城市(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提高小城镇建设水平,增强城市化和城市生态建设进程,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加强生态教育和生态文化建设,基本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