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信息公开 365提款_365bet官方_365直播网网络电视台下载

<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关于365提款_365bet官方_365直播网网络电视台下载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发布日期:2017-01-16      来源: 市发改委      

        ——2017年1月10日在365提款_365bet官方_365直播网网络电视台下载

        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受市政府委托,现将全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市十四届人大第一次会议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6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伊视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市委工作部署,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培育和发展五大支柱产业,保生态、促改革、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坚定不移地高扬生态保护大旗,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化转型发展之路,实现了“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2016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51.2亿元,同比增长1%,结束连续2年的负增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4亿元,同比下降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19.2亿元,同比增长10.7%。

        (一)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努力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全年预计,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04亿元,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5亿元,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03亿元。全市三次产比例调整为41.3:18:40.7。

        一是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全年预计,粮食产量实现94.1万吨。林下经济产值87.9亿元,同比增长10%;畜牧业增加值实现23亿元,同比增长12%。

        二是全市工业经济下滑趋势有所缓解。全市工业预计实现增加值40亿元,同比下降1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1亿元,同比下降9%,比上年同期收窄2.6个百分点。我市重点企业生产趋于平稳,对全市工业负向作用有所减弱。鹿鸣钼矿挖潜增效、延伸链条,预计实现产值9亿元。西钢集团顶压力、去产能、谋重组、保稳定,生产经营回暖,预计实现产值25亿元。北方水泥实现恢复性增长,华能伊春热电生产平稳,拉动规上工业增速9个百分点。

        三是五大主导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森林生态旅游、森林食品、北药、木业加工、绿色矿业五大主导产业实现增加值94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37.6%。

        ——森林生态旅游业。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为牵动,精心打造复合型旅游产品18个。围绕“中国伊春·林都雪城”品牌打造,精心设计推广了8大主题产品和8条精品旅游线路。预计全年接待游客有望突破100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8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0%和41%。全市森林生态旅游业预计实现增加值32亿元。

        ——森林食品业。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林业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稳步扩大红松、蓝莓等坚果、浆果种植面积。红松果材兼用林营造面积26.7万亩,榛子林改培面积50万亩;蓝莓等小浆果种植面积达6.6万亩,产鲜果2000余吨,我市已成为东北地区蓝莓鲜果集散地。稳定食用菌生产规模,食用菌总规模达到5.1亿袋。森林猪、森林雪貂、森林鸡和森林牛养殖,分别达到25万头、15万只、19.6万只和8.6万头。全市森林食品业预计实现增加值33.3亿元。

        ——北药业。4个“森林百草园”全面建设。全市人参种植面积超过2.32万亩,刺五加面积10.7万亩,种植改培五味子16.6万亩,苍术面积6.2万亩,返魂草达到8550亩,平贝3.5万亩。种植、改培药材47万亩,采集销售野生药材5600吨。林都北药业预计实现增加值9.5亿元。

        ——木业加工业。加快建设“中国实木家具之乡”。光明集团营业收入、利润、税金分别增长22%、48%和53%,实现线上签单成交2.2亿元,同比增长53%。顺利通过“中国木艺之乡”复评。主打“北沉香”系列产品,小木艺撬动大产业,带动起美江、永达等企业200多家,年产工艺品20多万件,带动林区职工就业5000多人。全年木业加工业预计实现增加值6亿元。

        ——绿色矿业。坚持点上开发、面上保护,鼓励西钢加快战略重组、北方水泥研发新产品。鹿鸣钼矿精深加工项目已经投产,年产能达到1500万吨。加快桃山玉文化产业园、北红玛瑙产业基地建设,初步叫响“桃山玉”“北红玛瑙”品牌。同时,加快高锶矿泉水、地热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全年绿色矿业预计实现增加值9.3亿元。

        (二)投资、对外贸易压力较大,社会消费稳步发展。

        一是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2016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76.7亿元,同比下降24%。今年开复工省、市重点产业项目26个,完成投资21.3亿元,金山屯水上乐园开园营业,汇源物流中心已建成,伊春区0458旅游文化综合乐园投入运营,中盟红松全产业链精深加工项目建成投产。围绕提升城市功能和改善民生条件,续建新建伊翠铁路改线、汤伊公路改扩建工程等市级基础设施项目6个,完成投资7亿元。

        二是加快重点园区建设。翠峦园区入驻企业达到105户,在建项目6个,4个项目试投产。铁力园区入驻企业达到49户,在建项目11个,3个项目试投产,同时还启动了双丰家具园项目,形成了“一区两园”格局。翠峦、铁力、西林园区晋升为省级经济开发区,翠峦园区成为全省唯一一家生态经济开发区。

        三是全面推进对外开放。主动融入“龙江丝路带”建设,加快嘉荫跨境经济合作园区建设,完成了嘉荫跨境合作区境内园区规划,申报了与俄互市贸易区建设项目,积极推进嘉荫口岸复关工作。加强与比罗比詹以及东北东部(12+2)区域友好城市往来。成功举办了2016第四届中国(东北亚)森林博览会,共签订经贸合作项目18项,总签约额16.12亿元。2016年,我市实际利用外资459万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预计实现6000万美元,同比下降21.6%。

        四是深入实施“互联网+”战略。 “淘宝网·特色中国·伊春馆”等线上平台全面开通,电子商务产业园建成投用,创客大学、青年电商创业孵化基地、电子商务培训基地、电商创客空间应运而生。全市电商馆和网店已达3000多个,电子商务预计累计销售伊春产品10亿元。

        (三)系统化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全面增强生态保障力和林业生产力。

        一是大力强化资源保护。全面巩固停伐成果,实现了连续13年无重特大森林火灾目标。开展了“森林资源保护百日专项行动”,共查处各类林政案件149起,收回林地11公顷。完成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面积9979公顷,不断完善森防“四网四化”体系建设。“伊春红松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通过国家评审。翠北湿地、碧水中华秋沙鸭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二是着力培育后备森林资源。森林覆盖率达到84.4%,林木蓄积量增加到3.02亿立方米。全年完成育苗生产2408.6亩,更新造林28.6万亩,中幼龄林抚育293万亩,全民义务植树180万株,有效防治林业有害生物面积143.8万亩。

        三是严格推进节能减排。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位居全省第一。继续推进重点工业企业脱硫、脱硝项目建设,铁力宇祥热电厂、嘉荫华银电厂等5家企业完成了脱硫工程,北方水泥伊春公司等2家企业完成了脱硝工程。继续推进燃煤小锅炉淘汰工作,淘汰燃煤小锅炉42台。继续推进淘汰黄标车、老旧车工作,淘汰黄标车1200台、老旧车辆1418台。

        (四)纵深推进改革开放,进一步激发林区发展活力。

        一是深化国有林区改革。组织编制了《伊春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全面启动了五营、新青、红星、铁力局四个改革试点,相继组建了伊春林业发展(集团)公司、伊春旅游发展集团、伊春供热集团三大集团。全市各林业局由贮木场、苗圃等林业附属单位转制和成立的实体公司达44个。组建各类实体性公司和合作社360余个。积极探索生态补偿和碳汇交易机制,在汤旺河和翠峦林业局分别发展了森林经营增汇减排和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CCER)项目。

        二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坚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全面完成了市级统一规范权力清单工作,深入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开展政企合一区公务员登记和县区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改革,完成了市直党政机关、参公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取消公务用车361辆。积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支持非公经济健康发展。

        三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围绕去产能,压减生铁产能64万吨、粗钢产能240万吨,淘汰了200余户木材加工“僵尸企业”。围绕去库存,消化商品房3327套。围绕降成本,认真执行结构性减税政策,推进“营改增”改革,有效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实施了“五证合一”登记制度,已核发营业执照245件。与国开行黑龙江分行成功签订了400亿的开发性金融合作备忘录。新筹建大连嘉明、伊春华银2家担保公司,加大了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

        (五)民生持续改善,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全年预计民生支出92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5%,同比增长40%,15件民生实事高效落实。

        一是有序有效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开展了脱贫攻坚“百日会战”。突出精准脱贫,市级120个单位定点帮扶进驻24个贫困村开展帮扶。分类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开展产业扶贫项目24个,落实资金3928万元,9809人实现脱贫,阶段性目标如期完成。

        二是深入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把职工群众就业、增收作为民生首要。采取开发公益性岗位、建设产业项目、推进大众创业等措施安置就业,预计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省控指标。探索“互联网+技工教育”等职业教育新模式,着力为林区培养技能型人才。

        三是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了城市和农村低保补助标准。扩容慢性病报销病种,调高医保支付限额。12.3万厂办大集体人员纳入企业养老保险。近4万名森工院墙企业职工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市级统筹。建立了以临时救济为主,慈善援助、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救助体系,各类困难群众得到及时救助。

        四是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环境。改造棚户区1.15万套、农村危房1526户、老旧小区17个。完成既有建筑节能保温118万平方米。伊春火车站改造完成,翠铁路改线主体完工、开通使用。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34公里。中心城净水厂全面建设,23座新建垃圾压缩中转站投入运营,医疗废物处理厂改造完成,山河大道等主要街路景观绿化一新。被列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五是统筹协调发展社会事业。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达标率、高考本科二表以上入段率分别高出全省25个和8个百分点。取消所有公立医院药品加成,林业中心医院被评为“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实施体育惠民,深入开展全民健身系列活动。

        应该说,2016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各地各部门密切配合、扎实工作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奋进、迎难而上的结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 产业链条不长、市场化程度不高,制约发展的一些体制机制障碍仍很突出,基本公共服务与林区群众期待还有差距,民生工作还存在短板。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分析形势,既要看到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又要充分估计困难和挑战,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迎难而上,奋发进取,努力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

        2017年,是深化改革、推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全面实施东北振兴新一轮战略的机遇期。新的一年里,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在伊春考察调研时提出的特指要求,全面落实省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加强生态建设,深化改革开放,优化发展环境,激发创新活力,坚决走一条绿色化转型发展的新路。统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和现实需要,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外贸进出口总值增长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

        为确保实现全年目标,突出抓好以下几方面重点工作:

        (一)厚植生态优势,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建设,继续推进伊春红松国家公园试点建设。加快现代林业建设、强化林地林政管理,森林防火能力建设,提高林业有害生物科学防治水平,提升保护区管理能力和建设水平,加强森林、湿地、河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建设,确保完成天保工程二期的各项目标任务。提高森林经营水平。强化种苗基地建设,推进更新造林工作,加强经济林、原料林项目建设,建设商品林基地,加强森林抚育管理,特别是中幼龄林抚育管理。继续探索发展林业碳汇经济,推动与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合作,加快翠峦林业局森林经营增汇减排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森林资源向生态资产转化。坚持制度创新保生态。严格落实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着手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考核评价体系。加强生态环境治理。抓好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继续推进城市防洪、中小河流治理和农村饮水安全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推进节能减排,抓好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防治工作,有效改善环境质量。

        (二)扬长避短,全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坚持“林业经济林中发展、林区工业林外发展”,聚焦“五大主导产业”,做好“原字号”“新字号”“老字号”三篇大文章,加快林业经济向绿色生态经济转变。2017年拟安排省、市级重点推进产业项目44项,总投资191.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4.8亿元。

        一是深度开发“原字号”,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跃升。深度开发原生态无污染的森林食品、北药资源。重点发展食用菌、林果、北药、苗木花卉、特色养殖、山野菜等10个产业。坚持市场导向,提高把握市场能力,针对市场供求布局产业。突出重点,着力建设好友好万亩蓝莓、美溪森林猪、黑尊黑木耳,汇源北药种植,南岔、汤旺河、铁力、红星四个“森林百草园”,支持汇源、宝宇、永旺、葵花、格润、忠芝等拉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建设。集中建设好铁力和翠峦两个省级园区,打造产业集聚平台和发展的增长极。以市场化为引领,继续开展地理标志产品认证、绿色产品认证、有机产品认证,深入推广全程可追溯体系,让绿色生态品质可控、可见、可信,打造和使用好“小兴安岭大森林”集体品牌。

        二是培育壮大“新字号”,增添发展新动能。把森林生态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来抓,坚持以全域旅游发展理念为引领,“去景区化”,积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尤其要深入诠释好“冰天雪地就是金山银山”,着力补齐冬季旅游短板,推动伊春旅游四季均衡发展。着力打出“林都雪城”品牌。办好体育赛事,培育壮大体育休闲产业。加快康体养生养老产业发展,打造候鸟式养老名城和休闲养生度假胜地。以“四千行动计划”为抓手,发展富有林区特色的文化产业。推动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是改造提升“老字号”,巩固壮大传统产业优势。引导家具企业向光明家具学习,向大品牌靠拢,联名联牌生产,带动家具业整体上规模、上水平。以“北沉香”为重点,提高木制工艺品创意制作和营销水平,促进木制工艺品业繁荣发展。绿色矿业,在去过剩产能的同时,加速推动向集约化、链条化发展。支持西钢优化重组,引导企业以先进的技术、创新的管理,优化产品结构,推动旧存量转化为新增量。集中精力抓好钼深加工项目引建,延伸钼产业链条,使钼产业尽快裂变出更大效益。加强产品市场化开发,进一步叫响“中国桃山玉”和“北红玛瑙”品牌。

        (三)培育内生动力,全力深化改革开放。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对深化改革工作的部署,重点抓好有利于解决林区经济社会和生态发展突出问题的改革举措,努力在重点改革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

        一是深化林业综合改革。全面落实《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创新国有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探索组建三级国有林业管理机构,加快剥离林业局社会职能步伐。在五营、新青、铁力和红星4个省市级试点的基础上,2017年,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2018年全面推开。进一步完善伊林集团和旅游集团治理机构和组织结构,并取得实质性经营成果。推进林业局经营体制改革,加快林场所实体经济发展。推进公务员登记、林业管理机构分类和定岗定编工作,着重解决好人员分配、职能转移衔接配套问题。

        二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做好“三去一降一补”工作,做好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工作,继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围绕“放管服”改革要求,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动态管理,进一步厘清权责边界。有针对性抓好“五证合一”等商事制度、投融资体制、财税体制、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等相关改革举措,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债券交易,激活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三是深化对外开放。积极融入“龙江丝路带”建设,加快构建以对俄为重点的全方位开放格局。继续与俄方协调,促进嘉荫口岸复关,全力推动嘉荫跨境园区规划建设。探索组建对俄林农开发集团,全面拓展对俄经贸合作。加快推进黑河至乌伊岭段沿边铁路、国道嘉荫至临江公路汤旺河至伊春段改扩建等沿边铁路、公路建设。

        同时,深入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培育支持力度,创新科技管理、收入分配及科研协同机制,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强化创业平台建设,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

        (四)提高承载能力,全力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抓住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的有利机遇,调整优化城镇布局,加快林场所撤并,引导人口合理集聚。持续开展文明城市、海绵城市、智慧城市、平安城市建设,加快形成良性互动、协调共进的城乡发展新局面。2017年,市中心城区拟安排城市建设计划资金3.8亿元。重点用于道路及附属设施、给水分户改造、供热、既有住宅节能改造、旧小区改造等项目建设。2017年拟安排市级重点基础设施及社会事业项目14项,总投资84.4亿元,2017年计划投资43亿元。重点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市客运站、电网改造等项目建设,全力推进汤伊公路、伊铁快速铁路、林都机场改扩建等重大交通工程建设,积极谋划嘉荫县通用机场、乌马河区通用机场建设。同时,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继续打好文明城创建攻坚战。加快“智慧伊春”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应用。推进物业管理经营市场化,推出满足不同服务需求的产品。

        (五)提高居民幸福指数,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认真落实各项惠民政策,着力加大财政保障民生支出比例,针对群众在求学就医、水电汽路、衣食住行等领域的迫切需要,制定民生账单,全力推进完成,办好民生实事。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年内实现18个省市级贫困村摘帽,3261户、5323人脱贫。深入搞好林业职工的技能培训,促进更多职工掌握一技之长,提升创业致富本领。继续加大向林中转、林外转、域外转的“三转”力度,不断提高林区职工群众经营性收入。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综合性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推进厂办大集体人员纳入养老统筹后续工作。加快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整合。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切实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省级重点高中教学管理,努力实现高考连增。稳步推进城市和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开展系列文化惠民活动,推进“健康伊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