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市重点贫困村产业扶贫项目建设进展情况的通报
全市脱贫攻坚启动以来,把产业扶贫作为重中之重,开展了产业扶贫专项推进月活动,市委、市政府主管领导深入调研、亲自指导,扶贫领导小组三次专题研究产业项目,市长办公会议专题研究部署产业扶贫工作,市委常委会对产业扶贫提出了新要求,有力促进了产业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现将情况通报如下。
一、产业项目谋划情况
按照产业项目建设要求,全市产业项目依托资源生态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因地制宜谋划发展贫困村主导产业,各项工作有序展开。一是明确方向。按照全市农业和林下经济产业规划布局要求,重点在“林”字上下功夫,主管市领导亲自研究、指导、决策,确定了林菌、林果、林药、林畜、林农、林菜、林游、林工“八条产业脱贫主线”。二是层级管理。把全市扶贫项目按照带动能力,分为三个层级,分别是带动100户以上的省级项目,带动50-100户的市级项目,带动50户以下的县区级项目。明确了省级、市级项目由市财政资金支持、实施项目管理,县区级项目由各地自行实施、上报备案的两级管理模式。三是加强指导。各地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因户制宜,积极谋划、加强统筹、科学决策,市扶贫办、驻村工作队深入指导、注重引导。各地共谋划上报产业项目60个,经市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市长办公会确定,批准首批实施重点扶贫项目30个。
二、产业项目落地情况
严格按照市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和市长办公会议部署,各县(市)区、各职能部门积极动作,强化措施,扎实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工作全面启动。一是资金落实到位。市财政落实扶贫专项资金1100万元,通过担保公司,委托市农商银行进行5倍放大,形成了5500万元的扶贫信贷额度。并按照市长办公会决定,按照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规模,进行了初步砍块划分。二是评审组织到位。召开项目评审会,由发改、财政、农委、畜牧、北药、农商行等部门专家组成评审组,对各地上报的项目逐一审核,严格把关。三是统筹协调到位。指导各地按照评审意见,结合实际修订完善项目;协调职能部门对上争取政策、对内支持扶持、对下出谋划策;协调龙头企业研究模式、降低门槛、优惠让利;协调金融部门深入各地、现场办公、实地论证;组成项目专项推进组,检查指导推进落实;指导各地不等不靠,在省、市扶贫资金没有到位的情况下,广辟筹资渠道,全力推进扶贫项目建设。截至目前,已落实铁力市满江红村平贝、带岭区藏香猪等扶贫项目11个,其中市贷款项目3个,资金480万元。铁力市自建项目5个,落实资金800万元。嘉荫县自建项目1个,落实资金500万元;垫付资金668万元,建设佛山村蔬菜大棚产业园区等项目2个。
三、存在主要问题
一是重视程度不够。在产业扶贫项目实施过程中,各县区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前期产业扶贫项目谋划工作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但是,在产业项目谋划上仍存在着部分县区层面缺乏顶层设计,没有整体规划,乡镇层面缺乏统筹协调,等靠观望推脱,村级层面期望过高过大,不能结合实际。有的地方至今还没有谋划出有一定产业资源基础、带动能力强、市场前景好的产业脱贫项目。二是项目质量不高。有的地方对基层上报的项目不研究、不把关、不审核,发展方向不明确,产业特色不鲜明,优势重点不突出;有的地方没有紧紧依托自身的优势,对市场研判和风险评估分析不够,存在一定的灾害风险;有的地方项目资产入股、收益保底、产值分成等利益连接机制标准过低,带动贫困户较少,产业扶贫效益明显不足。三是担当意识不强。有的地方对扶贫项目发展目标、责任措施、推进计划都不够清晰,没有阶段性的目标和推进表,具体责任人落实不到位。有的地方对信贷资金偿还能力缺乏信心,不敢要,不想要;有的地方对贫困村争取项目不支持、不配合,对项目申报落地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不服务、不作为,没有及时协调解决。
三、下步工作要求
要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抓好扶贫产业项目的推进落实。一要抓好项目落实。产业项目是贫困人口脱贫的长效措施,要认真谋划、精心落实,要突出抓好已经通过评审的30个产业扶贫项目落实,务于
- 网站导航
- 国家部委网站
- 省市政府网站
- 市政府部门网站
- 县(市)区政府网站
- 站点地图